当前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言短意长|武大自宣文章为何引发争议?

大学现在的自宣也很“卷”,“卷”得太快了就可能引发舆情。

最新的一例是武汉大学官方微信推文。

武大官微4月7日曾以《游戏少年逆袭发顶刊,武汉伢李展拿下雷军奖!》为题,介绍了武大博士生李展的科研成就。 但很快,这则推文就成了网友吐槽的话题,和文章中的这些表述有关:

——尽管科研与学生工作任务繁多,但李展有一套独特的“平衡术”。一方面他重视感情生活的稳定,与文科生女友形成最佳拍档。她包容他不同寻常的生活作息;包揽三餐家务,让他无后顾之忧。李展则用理科思维影响女友,鼓励她进行交叉学科的探索。

——李展也会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减压法,那就是游戏。黑神话悟空、艾尔登法环……有些游戏累计游玩时长甚至超过100小时。但与之前沉迷于此的他不同,现在他只把游戏当成生活的“润滑剂”。

——2022年新年伊始,他扎根实验室,几乎24小时投入于此。一张行军床,睡醒便是科研。三个月便完成14万字论文,查重率仅0.1%。

也因为这篇文章,最近几天“文科生女友”都成了网络上的一个热梗了。学文科的女生们纷纷表示,自己不要成为别人的“文科生女友”。

武大自宣文章引发舆情只是大学自宣文章引发舆情的最新一例。今年2月,我就在“言短意长”专栏刊发了《大学自宣文章为何频发舆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我当时列举了大学自宣文章引发舆情的四种可能原因:第一,大学自宣文章有可能“写得过满”;第二,大学自宣文章可能没做“交叉求证”;第三,大学自宣文章可能存在“把关不严”;第四,大学自宣文章可能缺乏“舆情预判”。

应该说这四种原因的推定都适合武大这篇自宣文章,但它还存在新的舆情风险点。

第一,大学自宣文章要慎重处理性别话题。

家庭内部分工本来就是建立在友好协商之上的安排,两个人愿意接受即可,本不足为外人道也,“包揽三餐家务,让他无后顾之忧”的炫耀式表述让很多女性,也包括很多男性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更何况,现在两人的关系还仅仅是男女朋友,还不是夫妻。人家现在还只是你的文科生女友,就要“包揽三餐家务,让他无后顾之忧”,那结婚之后还要怎样的付出呢?结婚与否都是存在变数的事情,又何必拿出来说事。

第二,大学自宣文章要慎重对待示范效应。

游戏对于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负面作用已经为研究和各类案例所证明。一般人,根本难以抵抗游戏的吸引力,也难以做到学习、工作、生活和游戏之间的良好平衡。

李展能平衡好学习、工作、生活和游戏之间的关系,甚至相得益彰,令人钦佩,但这仅仅是特例。如果我们的未成年学生都以李展为例,向老师、家长说明自己玩游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老师、家长又如何应对?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成长之路也各异,极端个例本不应该成为宣传的取舍点。

第三,大学自宣文章要慎重遵循自然规律。

科学家也是人,科研之外也需要充分的休息,这是自然规律。

按照武大上述文章的表述,“2022年新年伊始,他扎根实验室,几乎24小时投入于此。”

“几乎24小时投入于此”的表述意味着“几乎不吃饭、不睡觉、不娱乐”。这一表述既不遵循自然规律,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李展异于常人;也和文章中“有些游戏累计游玩时长甚至超过100小时”的表述自相矛盾。

看完全文就有一个疑惑:他到底是从2022年开始就“几乎24小时投入实验室”呢,还是时不时就玩累计时长超过100小时的游戏。当然,可能在武大看来,抠这样的文字表述细节毫无意义,属于鸡蛋里挑骨头了。

行事作文,当惜墨如金。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