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挑战全世界,能有什么好下场?

  • 国际
  • 2025-04-13 09:51:03
  • 28

美国新政府上台以来,激进推行“美国优先”,肆意冲撞国际规则秩序,频频霸凌讹诈盟伴对手,最近更是对所有贸易伙伴挥出“对等关税”大棒,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质疑批评。越来越多国际战略界人士错愕叹息之余也开始深思:美国到底是怎么了?

  美国滥施“对等关税”,悍然践踏国际贸易规则,必然遭到世界反对,成为国际公敌。

一、“美国如今已成为西方的敌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句名言:“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是做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近期美国新政府针对西方盟友的种种做派,无不印证着这句话的真实性。

在共享盎撒民族血脉的“五眼联盟”中,加拿大首先遭受了来自美国新政府的公开羞辱和胁迫。对于美国新政府的关税政策以及吞并加拿大言论,滑铁卢大学经济学教授乔尔・比尔特无奈表示,“感觉像是背后被捅了一刀,曾经最信任的人现在似乎无缘无故地翻脸,甚至发起攻击”。多伦多大学经济分析与政策助理教授罗布 · 吉勒佐直言,加拿大必须保持强硬,“我们想让美国人后退,希望通过让他们痛苦来做到这一点”。

 2025 年 4 月,加拿大多个城市爆发抗议活动,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反对美国总统对加拿大主权的威胁,手持“加拿大优先”和“决不做第 51 州”等口号。

一直与美国交好的澳大利亚也感受到来自美国的阵阵寒意。澳大利亚工业与科学部长埃德 · 胡西奇称,美国征收关税是一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国际金融技术分析专家戴若 · 顾比称,对美国唯命是从的澳大利亚也难逃被关税大棒砸中。澳大利亚社会活动人士和评论家莱斯 · 麦克唐更是直接警告,美国行为如同一个不断扩散的肿瘤,需要得到遏制。

英国与新西兰也开始意识到美国“靠不住”。英国《每日邮报》爆料称,英国政界已有人提议建立排除美国的“四眼”情报共享联盟。新西兰前总理海伦 · 克拉克直言“五眼联盟”已经“失控”。

对于曾经的“模范盟友”欧洲,美国索性直接抛出一纸“离婚协议”,先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以“背离最基本价值观”的名义给欧洲当头一棒,随后越顶同俄罗斯就乌克兰危机举行单独谈判,直接把欧洲踢出谈判桌。

 2025 年 3 月,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发表演讲,猛烈抨击欧洲在“基本价值观”上的倒退,在场观众一片愕然。

在“信号门”群聊泄密事件中,美国高官“讨厌再次拉欧洲一把”“厌恶欧洲的不劳而获”等言论更是彻底击碎了欧洲的美梦。欧盟安全研究所认为,美国新政府正寻求“退出并抛弃”欧洲。《纽约时报》巴黎分社社长罗杰 · 科恩直接指出,长期以来所谓“西方”这一概念,如今已经荡然无存。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 · 沃尔夫毫不讳言,美国如今已成为西方的敌人。

而同美国深度绑定的亚太盟友,已在焦虑不安中暗自寻找出路。美国学者亚当 · 加芬克尔指出,美国全球战略收缩可能会使美国在亚洲兑现安全承诺的后勤保障更困难、管理成本更高且可信度降低。美国资深策略师大卫 · 罗奇则直白地讲,“亚洲所有明示或暗示依赖美国保护的国家都不能也不该再指望这种保护了”。日本综合研究所会长寺岛实郎称,必须摆脱陷入“日美同盟属于公共财产”的固有观念,重新设计对美关系。《韩国日报》也刊文称,韩美关系很可能难以仅靠理念价值或国际规范管理,韩国也应该摸索灵活外交战略,使安保和利益最大化。

对于身处困境的“战友”乌克兰,美国新政府先是一锤子敲碎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美梦,又在白宫争吵事件过后直接威胁暂停对乌克兰的援助,施压乌克兰签署不平等矿产协议。

 2025 年 2 月,美国总统、副总统与乌克兰总统在白宫会晤时,当众发生激烈争吵。

近日,美国向乌克兰提交了一份新的矿产协议草案,所提要求远超先前版本,但仍未包括任何对乌方的安全保障,同时警告若退出协议将面临“大问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洲研究所所长亚当 · 图泽将该矿产协议形容为“一次非同寻常的勒索行为”。乌克兰经济学家谢列梅塔直呼,这份新方案“实际上把乌克兰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

二、 “美国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 ‘ 恶棍 ’ ”

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教授史蒂芬 · 沃尔特称,美国新政府蔑视规则,试图彻底颠覆整个国际秩序,营造一个专制霸权崛起、魁首可以肆意妄为的世界,使美国从“国际秩序捍卫者”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

政治分析家梅耶斯表示:“美国没有本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避免另一场破坏性全球冲突的精神而拥抱国际法治,反倒是在筑新墙,同时威胁吞并其他主权国家来扩张新的领土。”美国新政府先是对周边下手,放出豪言“收回”巴拿马运河,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后又誓言 100% 会得到格陵兰岛。丹麦学者扬 · 奥贝里表示,美国意图吞并他国领土,将一己私利凌驾于世界安全之上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巴拿马国际关系学者胡里奥 · 姚指责美国新政府“傲慢、自负且充满威胁”。

但显然美国并不满足于此,宣称希望“接管并拥有”加沙,对也门胡塞武装采取“果断而有力的军事行动”,对伊朗威胁施以“轰炸+关税”双重火力。伊朗政治分析人士穆萨维指出,美国只是打着所谓“维护人权”的旗号,对他国实施侵略。新加坡防长黄永宏指出,美国在亚洲的外交形象“已从解放者沦为横冲直撞的搅局者,最终蜕变成坐收渔利的包租公”。黎巴嫩大学教授莎乌桑 · 阿卜塔直言,美国已经激怒各方,许多国家掀起“抵制美国浪潮”。

 2025 年 3 月,美国宣布对也门胡塞武装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后,已造成包括妇女儿童在内至少 24 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图为一名也门女孩走在胡塞武装的坟墓中。

在全球治理问题上,美国更是“有己无人”,重拾“退群毁约”经典套路,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巴黎协定》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美国乔治敦大学全球公共卫生专家劳伦斯 · 戈斯廷称,退出世卫组织是“一次灾难性决定”。克罗地亚政治分析人士罗伯特 · 弗兰克表示,美国将会越来越趋于推行单边主义政策,但最终美国也将会自食其果。

此外,对于美国新政府大幅削减援助、裁撤美国国际开发署几乎所有剩余职位并关闭该机构,约翰内斯堡大学非中研究中心研究院西佐 · 恩卡拉直言,“美国政府漠视真相,利用援助作为政治筹码”。最近,美国新政府征收“对等关税”更是直接冲击全球贸易规则。阿根廷《号角报》刊文称,美国将自己推向了与全球对抗的局面。奥地利经济研究所所长加布里埃尔 · 费尔贝迈尔表示,“美国可能在全球经济中自我孤立”。

  视频:反华智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成员承认,许多涉华项目一直都受到美国国务院的资助。

三、“我们正在目睹美国霸权的终结”

和平学之父挪威学者约翰 · 加尔通曾预言美帝国崩溃的结局,其理论依据是美国自身存在的五大矛盾:经济矛盾、军事矛盾、政治矛盾、文化矛盾和社会矛盾。美国霸权的衰落不仅是外部挑战的结果,更是其自身战略短视与价值观背离的必然结局。

一方面,美国新政府对于自身霸权的错误认知使其掉入“吕底亚陷阱”。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名著《历史》记载,吕底亚国王克罗伊斯想对波斯开战,但心里没底,就去请教希腊的神谕。神谕预言说道:如果吕底亚对波斯发起战争,就会灭掉一个大帝国。克罗伊斯大喜过望,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摧毁波斯。结果却恰恰相反,他自己的国家被波斯摧毁。如今的美国认为能够通过打压遏制来阻止别国发展,这正是其自身认知的“吕底亚陷阱”。

美国手拿“强权即真理”的“霸总”剧本,不择手段维护霸权地位,大有一副“要么顺从,要么被迫顺从”的傲慢姿态。美国哲学家诺姆 · 乔姆斯基称,美国霸权已成为一种自我毁灭的力量。《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也警告称,美国正陷入一场“自我毁灭式狂欢”。

另一方面,美国过度依赖金融霸权与军事扩张,种种举措不但瓦解多边体系、激化盟友矛盾、透支经济信誉,而且导致自身在国际上更加孤立。美国政治学家迈克尔 · 贝克利指出,近年来美国在国内一团糟的情况下,从未停止其“超级大国”的对外霸权脚步,这座“纸牌屋”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 · 沃尔夫直言,“美帝国结束了,我们的时代结束了”。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马克 · 马佐尔也表示,“我们正在目睹美国霸权的终结”。

黑夜之黑,让星辰更加熠熠生辉。无论美国怎么折腾世界,只要中国在,天就塌不下来,各国总还能有个指望。英国《经济学人》认为,中国一直批评美国无力维持其全球角色,宣称“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观点曾被西方视为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夸张之词。而如今,眼看着美国一边自残,一边满世界搞破坏,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这一观点相当有前瞻性。

在太平洋的两岸,中国的绚烂朝阳正在驱散晨雾,美国的自由灯塔却已然金漆剥落,究竟谁能更得人心,谁能走得更远?答案正在时光的淬炼中愈发清晰。

有话要说...